荣誉称号是解放军给个人或部队的最高夸赞。在解放军的历史长河里,有不少部队都拿过荣誉称号,但要说到哪个部队能拿到两个,那就少了。特别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能拿到荣誉称号的部队,那更是屈指可数。
“岱崮连”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一个连队,他们还有个响当当的外号,叫“五圣山阻击英雄连”。
说起抗美援朝那会儿的铁原阻击战,大伙儿都知道。老一辈的志愿军战士常念叨一句话:“西边铁原挡敌,东边华川同样硬气。”讲的就是铁原那场激烈的阻击战,还有跟它一样出名的华川阻击战。
其实在铁原和华川中间的中部战场上,还有一场特别关键的阻击战。那就是“五圣山阻击模范连”这个光荣称号背后,隐藏着一场极其残酷但鲜为人知的战役,人们称之为“平金淮阻击战”。
【一、最强美军】
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,志愿军打完仗开始往回撤,美军瞅准志愿军后勤跟不上的短板,立马用上“穿插分割”的法子,全线朝志愿军发起了猛烈反击。
那会儿,战场上的情况对志愿军特别不妙。所以,志愿军头儿彭德怀下了命令:赶紧让那些正在休息的部队和人民军军团别歇了,从西边开始,六十四军、六十三军、十五军、二十六军、二十军这五个军,还有人民军的第五、第二、第三这三个军团,都得排开阵势,全力防守,说啥也得挡住美军的攻势。
为啥志愿军在战场上会碰到这么多麻烦呢?说白了,主要就是咱们没料到美军会突然反扑,准备不够充分,布置也不到位,结果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另外,还有个重要的事儿得提一下。那就是当时的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可是最强阵容。咱们得明白,美军在朝鲜战争里的战斗力可不是一直那样,它有强有弱。一开始的美军战斗力最弱,到了战争快结束的时候,他们的战斗力也不咋地。但要说厉害,还得是1951年3月到11月这段时间的美军,那时候他们战斗力最强。
理由如下:
一、美军大批增援。在1950年11月底到12月初那会儿的第二次战役里,美军吃了个大亏,说是“美国陆军有史以来最惨痛的失败”,这事儿把美国上上下下都震得不轻,于是他们赶紧往朝鲜派了更多兵力。就拿美国陆军来说吧,人数从1950年11月的158498人一路涨到1951年6月的222947人,足足多了三分之一,到了1951年11月,人数更是飙到了顶峰,有262045人之多。
二、二战老兵重回前线。增兵只是表面现象,关键的是,很多二战时的老兵又被召回到朝鲜打仗。他们的回归对美军战斗力提升特别大。美军研究朝鲜战争时发现,如果一个连队里那些有经验的军官和老兵都打没了,剩下的人立马就散了,完全没有战斗力。但这些老兵在的时候,美军甚至能跟志愿军一样,打出顽强的战斗精神。
三、大幅增加特种技术部队。1950年12月份,李奇微接手了因故去世的沃克的第八集团军司令一职。跟范弗里特比起来,李奇微是个实实在在的火力至上论者。他主张下,美军大幅度提升了远程火力部队的配比。就在他刚上任的那个月,美军就赶紧往战场上送了10个重型炮兵营。
四、有个超牛的指挥官登场了,他就是詹姆斯·奥尔沃德·范弗里特。李奇微是发现了志愿军的短板,但他的打法根本干不过志愿军。不过,范弗里特接棒后,他看出了志愿军最擅长的就是穿插分割战术。他觉得,美军机动性强,机械化部队牛气,玩穿插分割肯定比志愿军还溜。到了第五次战役转移的时候,范弗里特就用志愿军那套对付志愿军,他搞了好多装甲突击队,一股脑儿往志愿军后方猛冲,想把志愿军主力困在他的包围圈里。在范弗里特的带领下,美军一天能冲80公里,给志愿军带来了大麻烦。
五、美军还没搞起轮换制度呢。你看朝鲜战争那会儿,美军试着搞了个轮换,结果却成了他们输掉战争的一个大窟窿。他们跟咱们志愿军整队轮换不一样,美军是东一个西一个地换人,从1951年10月就这么干了。这么一来,有经验的老兵都走了,新来的小兵又没人带,战斗力直接掉链子。到最后,美军里头的韩国军队附编,反而成了打仗的主力。但现在啊,美军那边轮换制度还没开动呢。
【二、志愿军最危险的时刻】
美军来势汹汹的时候,咱们的志愿军各个部队也毫不犹豫地打响了一场场激烈的阻击战斗。
一开始,二十军在华川那一带打响了有名的华川防御战斗,把敌人的攻势给挡了回去,让金化东边的地方稳住了阵脚。紧接着,六十三军也火速在涟川和铁原那一线铺开,又一次把美军在铁原西边那股嚣张劲头给压了下去。
美军那股猛烈的攻势被拦了下来,可他们还是没闲着,忙着调整位置,继续往北使劲儿冲。说到六十三军和二十军夹着的那块地儿,就是大名鼎鼎的“铁三角”,现在美军可盯着这块地方使劲儿呢。
“铁三角地带”说的是朝鲜半岛上的铁原、平康和金化这三个地方围成的三角形区域。这里面,平康的谷地特别厉害,它是半岛上唯一一个能让大军队开着机械战车打仗的地方。
二十军和六十三军确实挡住了美军第十军和第一军的进攻,不过情况还是挺悬的。要是美军第九军能把咱们战线中间那个铁三角给打穿了,那志愿军就得赶紧往北撤,战场上的优势恐怕就要跑到美军那边去了。
二十六军是志愿军里出了名的防守高手,现在他们正忙着在铁三角北边建第二条防线呢。
铁三角区域的关键位置有四个:东边是白马山,中间是西方山,另外东边还有鸡雄山和五圣山。鸡雄山和五圣山挨得特别近,它们中间夹着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上甘岭。
这四个关键地方里,最关键的是西方山,它就像平康谷地的大门,要是西方山没了,那就等于大门敞开,美军就能直接冲进来。接下来重要的是五圣山,五圣山一丢,志愿军在“铁三角”地区就站不住脚了,根本没法再守下去。然后是白马山,对志愿军来说,白马山是个挺好的进攻起点,也是个防守的支撑点。最后是鸡雄山,志愿军可以用鸡雄山来发动进攻,但防守的话就不太行了。
原本,二十六军的任务挺明确:就是通过主动防守,让敌人损失惨重,拖住他们至少俩月。这样,志愿军的主力就能喘口气,调整队伍,补充兵力和物资,好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。
针对这次任务,二十六军计划把77师放在金化公路的北边;78师呢,就安排在平康公路的北边;76师作为第二梯队,部署在剑不里北边。他们决定,要是情况不妙,就退到两双岭、长岩山和剑不里这三个地方死守。很明显,二十六军这次还是打算像第四次战役那样,灵活防守,一步步削弱美军的攻势。
不过,铁原阻击战打赢了,但二十六军南边的那些兄弟部队,没能顶住15天,像上面要求的那样。到了6月7号,他们就撤到了西方山和鸡雄山那边,接着又往北走了。
情况突然来了个大转弯。二十六军原本打算等兄弟部队挡完敌人后,再上去接着阻击。那时候,美军第九军已经被打得不轻,二十六军也能趁机把防线布置好。但现在,守在西方山和鸡雄山的我军已经撤了,要是美军占了这两个地方再追上来,那我们在华川和铁原的努力可就白费了。能不能守住战线,把志愿军的险境给扭过来,现在这重担子,二十六军扛得最重。
所以,二十六军打算先去占领西方山和鸡雄山,把防御的位置往前挪一挪,通过主动出击来拖住美军,好让其他的部队能顺利撤退。
【三、鸡雄山阻击战】
6月10号那天,美国第25师带着加拿大的第25旅,试着攻打我们230团2连守卫的鸡雄山。到了13号,美国第25师更厉害了,140多辆坦克打头阵,朝斗流峰、凤尾山和鸡雄山全面进攻。我们二十六军也不含糊,用埋伏、阻击、晚上偷袭这些招数,跟美军周旋。要说最刺激的是16号那天,最前线的8班被美军围了个水泄不通,美军还有8架飞机、8辆坦克、100多门大炮帮忙。8班真是硬气,没了支援的两个小时里,子弹都打光了,就拿铁镐、铁锹跟美军拼刺刀,愣是把阵地守住了。一直打到22号,美军愣是一步没往前挪。
6月23号那天,美军第九军把累得不行的第25师给换了下来,换上了韩军的第9师团,就是那个有名的白马师团。从这以后,鸡雄山的战斗就变得特别激烈。韩军的步兵战斗力真的很强,比美军步兵厉害多了。到了24号一大早,韩军就开始进攻了。到上午10点的时候,韩军第9师团的29联队3营就已经打下了鸡雄山后边的凤尾北山,还有那个由二十军的175团一部分人在守的300高地。这样一来,守在鸡雄山主峰上的230团2连就被韩军从三面给围住了。
很快,韩军的29联队在27辆美军坦克的保驾护航下,带着五个连的兵力向鸡雄山发起了猛烈冲锋。我们前线8班的战士们拼到了最后一刻,只剩吴步伦一个人。子弹打光了,他孤身一人冲出去,想抢韩军的武器。结果被一个韩军步兵紧紧抱住,吴步伦毫不犹豫地拉响了手榴弹,和敌人一起牺牲了。到了中午12点,韩军占领了鸡雄山主峰的一部分阵地。这时,2连的副连长迅速组织了通信员、卫生员,还有炮兵班的10个人,他们发起了拼死反击,成功阻止了韩军的进一步扩张。下午1点,我们营的预备队四个班配合2连的5班进行了反冲锋,成功夺回了阵地。可到了黄昏时分,韩军又卷土重来,再次占领了主峰阵地。晚上8点,2连在1连3排的支援下,发起了又一次反击,最终夺回了所有的阵地。
接下来的五天,这种你来我往的激烈争夺一直都在持续。到了25号晚上,2连和韩军进行了多次的激烈交锋,后来因为伤亡实在太重,只能按照命令撤出战斗位置。在那场战斗中,2连消灭了300多名敌人,还缴获了200多把枪,所以他们被授予了“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”的光荣称号。他们的指导员宋兰君得到了二级战斗英雄的称号,排长王兆才更是被授予了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。另一边,韩军的29联队也因为损失惨重失去了战斗力,只能让28联队来接替他们的位置。
从26号那天开始,230团就跟韩军的第九师团杠上了,两边在鸡雄山那儿打得不可开交,这山头一天之内换了好几次主人。看这样子,抢鸡雄山的目的就是为了拖慢韩军脚步,消耗他们的力量。后来,志愿军觉得差不多了,就主动从鸡雄山撤了。这么一来,230团虽然牺牲了547名战士,但也干掉了韩军2300多人,韩军的28、29联队直接被打趴下了,第九师团没办法,也只能退出战斗。
【四、西方山争夺战】
6月23号那天,鸡雄山的战火还没熄灭,美军第三师的15团就开始试着攻打西方山和斗流峰了。他们打了一天,好不容易抢下了前线的两个高地,结果又被志愿军给打回去了。
接下来的好些天,美国步兵就没再出来,光是靠着飞机大炮,天天对西方山那一带的阵地狂轰滥炸。鸡雄山那边的战斗一完事儿,美国第九军就把心思全放到了平康谷地的入口——西方山上。
7月1号那天,美军第3师出动了一百多辆坦克,还有一个步兵整团,开始从四面八方猛攻我们的西方山阵地。他们的打算很明显,就是正面用火力吸引咱们的防守兵力,然后让装甲车带着步兵悄悄绕到西方山的后面,从后面发动主要攻击,想把西方山给抢过去。美军这招真够狠的,走西边绕路的那部分敌人很快就占领了西北的鸭山和正北的鱼龙浦、马山里;东边绕路的那部分敌人呢,也迅速打下了东边的别有峰。这样一来,西方山就被他们团团围住了。包围圈一形成,正面的美军就像潮水一样冲了上来。咱们志愿军战士们硬是顶住了他们的七次猛攻,死死守住了西方山阵地。
到了晚上,美国军队的绕后小队飞快地撤走了。与此同时,他们用远程炮火猛烈攻击志愿军的防守位置,就是想拦住我们增援兵力和弹药。
2号那天,美国军队又一次采取了从正面拖住敌人,同时从两边包抄的战术来攻打我们。我们拼尽全力守住了自己的位置,但损失真的很大,伤亡了不少人。
3号天刚蒙蒙亮,美军又使出了老一套,派出四个营的兵力,他们的迂回部队一路猛攻,接连占领了马山、发利峰、别有峰、斗流峰这些地方。到这时候,我们就只剩下西方山的主峰和西北边的王在峰还在手里。可惜啊,77师和78师各自派出的两个连队反击没成功,志愿军只好从西方山一线撤了下来。这样一来,美军第九军就打开了通往平康谷地的大门。
美军第3师为啥能快速攻下西方山,关键就在那地方的地形。西方山啊,是平康谷地南边的唯一挡头,山后面就是片大平原,美军那装甲车开来开去可方便了。他们用装甲车带着步兵绕圈子,路上没啥阻挡,每次都能悄悄摸到志愿军背后,来个四面夹击。
这场战斗,真的挺难啃的。
【五、五圣山阻击战】
美军第九军攻下了西方山、斗流峰和鸡雄山,虽然这些地方原本不在二十六军的防守范围,是他们提前动手抢下的。但说实话,“铁三角”真正的核心,是由西方山、鸡雄山和五圣山围成的那个“小铁三角”。要是“小铁三角”没了,整个平康谷地就得落到美军手里。所以,志愿军得死守住五圣山这个最后的关键位置。五圣山在平康东南大概19公里远,金化北边55公里的地方,山高1061.7米。这地方不光是铁三角地区的最高点,还是志愿军东线和西线的连接枢纽,战略位置重要得不得了。美军要是攻下了五圣山,志愿军就得被迫往北撤一大步。美军当然也知道这一点。从7月4日开始,也就是他们拿下西方山的那天起,美军第25师就开始猛攻五圣山前面的419高地、399.8高地和上甘岭两个高地,打算一举打掉志愿军在铁三角的最后防线,把志愿军的西线和东线彻底隔开。
这次,美军又根据地形换了打法。419高地、399.8高地和上甘岭这两个高地后面,都有很大一片空地。美军用飞机和大炮的火力,把从五圣山到这四个高地的路都给封死了。他们想靠这种封锁加上正面猛攻的办法,把志愿军困死,好打开进攻五圣山的路。
面对铺天盖地、成千上万吨钢铁的猛烈打击,志愿军又一次站在了生死存亡的关头。美军那炮火,究竟有多猛?他们的大炮和航弹,威力巨大,把高地上的防御工事炸得啥都不剩,高地直接被削矮了一米多。不少志愿军战士,工事直接被震塌,牺牲了。在美军那铺天盖地的炮火轰炸下,志愿军的粮食和弹药补给也遇到了大问题,每个战士每天只能靠三块饼干和一杯水撑下去。
不过,美军第25师步兵的冲锋并没有啥收获。所以,美军第九军又把休整好的韩军第九师团给派上去了,这支部队在山地战上可是韩军的佼佼者。
美军炮兵在后面给劲儿,韩军步兵的攻击那叫一个凶狠。7月19号,还有26号和27号,韩军三回冲上甘岭的两个山头,有两回他们还抢占了志愿军的防守位置。
不过,韩军步兵虽然战斗力强悍,但志愿军并没有被吓倒。就拿229团的8连来说,他们硬是把韩军的169次冲锋都给顶了回去。
8月2号那天,韩军的第九师团实在是打不动了,只好又撤出去休整,然后美军第25师就顶了上来继续打。志愿军一看对手换成了美军,战术也跟着变了,经常出去给美军设埋伏,一共成功了11次。美军老是掉进陷阱,没办法只能减少进攻的次数。从8月5号到21号,志愿军又打退了美军8次冲锋,最后赢得了五圣山保卫战的胜利。
打完仗以后,229团的8连因为表现出众,被授予了“五圣山防御英雄连”的名头,“岱崮连”又一次建立了大功。
六、重新拿下西山那块地
打完硬仗,解决了五圣山的麻烦后,二十六军开始琢磨新计划。这时候,挡在前面的美军第九军的一线部队,换成了第3师和第25师,火力确实挺猛。不过呢,第九军多次攻打五圣山都没成功,他们的士气已经大不如前了。二十六军一看,机会来了,就打算反击西方山和斗流峰的美军第3师,一举消除他们对铁三角地区的威胁。
9月6号大半夜,志愿军227团1营和226团4连一块儿向西方山发动了反击。这次,咱们动真格了,派了8个连的炮兵上去,还把76师所有的轻便火炮都集中起来,什么苏式122榴弹炮一个营啊,苏式7.26加榴炮两个连啊,全给用上了。不过二十六军那边说,步兵的进攻组织得不太好,配合也不到位,没能攻下美军的地盘。但你猜怎么着?西方山的美军,7号白天自个儿就撤了。后来一审问美军俘虏才知道,原来在咱们炮兵那么猛的火力下,美军守的那3个连,才半晚上功夫,伤亡就超过一半了,根本不想再打了。
9号那天,美军15团使出了全部力气,发起了一次大反击,又抢回了西方山和斗流峰。不过,虽然打赢了这场仗,美军还是被前几天志愿军的猛烈炮火给吓得不轻。所以,他们的主力部队很快就撤走了,只留下一点点兵力在那守着。到了11号晚上,志愿军又发起了攻击,不光再次占领了西方山和斗流峰,还一路往南打,推到了上墨谷和沙器幕那边。
到现在为止,美国第九军已经停止了对西方山的大规模攻打行动。
10月份,美军全面展开了秋天的攻击行动。志愿军指挥部琢磨着,美军肯定会拼尽全力去抢占那个重要的西方山。所以,他们下令二十六军得好好准备打仗。但没想到,志愿军指挥部这回猜错了。美军虽然到处打,偏偏就没碰西方山那边。一直到停火,美军都没再提过要打西方山的主意。
平金淮那场仗,是1951年三场大阻击战里头最不起眼的一个,但作用可大了。就在美军最嚣张那会儿,平金淮阻击战愣是把他们想打进铁三角的美梦给打碎了,在战局紧要关头,把中部战线给稳稳当当守住了。
有个二十六军的老兵跟我聊起,平金淮那场阻击战,他们二十六军确实表现挺出色的,但也不能就说把美军给打怂了。美军啥时候怕过别人?话说回来,他紧接着又说,志愿军啥时候怕过谁啊?
说美军被打怕了或许太过头,但说他们心里头有点发怵,那肯定是没错的。这事儿明摆着嘛。你看美军在朝鲜战争那会儿,有个习惯,就是一看战线哪儿凸了凹了的,立马就动手,想把战线给抹平了。他们干这事儿可不含糊,使的是全力。就拿西方山、五圣山、鸡雄山这三个地方组成的“铁三角”来说,那可是美军战线上的一个小坑,愣是存在了两年。而这块小地方,在整个朝鲜战争里头,就是个特例。美军在这儿,愣是没能把战线抹平,最后还直接放弃了。后来吧,虽然有了上甘岭那一仗,但美军的打算也就仅限于拿下两个小山头,离抹平战线那可是差得十万八千里呢。
为啥这个“铁三角”组合能成特例,不就是美军在这儿碰到了二十六军的狠劲儿和决心嘛?美军第三师连最重要的西方山都不攻了,直接撤退,就是怕自个儿的兵在这儿被全歼了。美军心里明白,志愿军为了保住平康谷地,拿下西方山的决心,那是铁打的,撼不动。
美军也并非没使上劲儿,平金淮那场阻击战,他们硬扛了足足3个月,可最后还是美军自己先撤了。到了1951年10月,美军又搞了个大动作,说是秋季攻势,那是他们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。从西边一路打到东边,到处都在打得火热,偏偏西方山和上甘岭那块儿,安静得出奇。这不正好说明了问题吗?
下一篇:没有了